全文共1797字,阅读时间约3分钟
大豆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种食物,也是制作豆腐、豆干等豆制品的主要原料,还是豆油和豆粨的原材料,可以说大豆的作用无论是作为食品还是农业或饲料原材料都非常的重要。特别是对于我国的食用油,饲料行业而言,大豆的地位更是不言而喻。
特别是随着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认知和需求越来越深入,大豆所含的植物蛋白质也越来越受到大健康产业的认可,以此衍生出来的各种保健食品药品也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看中,市场潜力巨大,效益也是非常明显。
我国作为大豆生产和消耗大国,每年对大豆的需求都非常巨大,国内种植的大豆往往不能满足市场需求,经常需要从国外进口。这也说明了大豆种植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且市场需求一直比较旺盛。
而种植大豆是我国传统农业生产中一个重要内容,种植的技术比较成熟,随着现代农业产业的不断发展,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
传统大豆种植中粗犷型施肥逐渐不适应新形势下生产的需要,科学合理施肥成为大豆高产丰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大豆对肥料的需求特点
大豆的生长具有自身独特的特色,其根部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会形成根瘤菌。而根瘤菌能够吸收固定空气中的氮元素并提供给大豆自身使用,这个特点使不少种植户认为大豆在种植过程中可以少施用氮肥。
科学实验表明,在大豆的生长过程中每生产10公斤大豆,平均需要耗费氮在0.8到1公斤,可以说仅仅凭借大豆根瘤菌固定的空气氮元素是肯定不能满足需要的,何况根瘤菌所固定转化的氮元素大豆的利用率在50%左右。
因此必须补充足够的氮肥才能满足生长。实践表明,大豆生长过程中对氮、磷、钾三要素的比例为1:0.3到0.4:0.35到0.6左右,由此可见,大豆对氮磷和钾肥都是有需求的,要科学合理的满足。
二、大豆施肥的基本原则
大豆施肥和其他农作物施肥一样,都要考虑到大豆不同的生长阶段对肥料的需求来进行。一般而言,大豆在花期前对氮的需求较少,花期后到果实膨大期对氮的需求越来越多。
此阶段对磷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对钾肥的需求在进入结荚期后迅速下降。因此大豆的施肥建议最好进行配方施肥。施肥要注意的是多使用有机肥或者腐熟的农家肥。
适当补充磷肥和钾肥,控制氮肥的用量。追肥一般在苗期,花期和结果期进行,以沟施为佳,浅土覆盖,距离根系10公分左右。
三、大豆的施肥方法
根据大豆不同生长周期对肥料的需求不同,在实际生产中大豆施肥主要把握三个重点节点。首先是做好基肥准备。对于大豆而言,基肥是其苗期生长发育主要的肥料来源,因此在整理土地时可以做好基肥的补充。
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或者农家肥为主,适当补充氮磷钾复合肥,每亩农家肥用量在2000公斤以上,根据土壤肥力情况酌情增减。对于土壤比较贫瘠的或者农家肥量不够的,可以适当添加复合微生物菌肥,可以起到调节改善土壤的作用。
一般情况下,大豆苗期不再需要单独追肥,如果遇到连续阴雨天,雨晴后可以结合田间排水进行一次追肥,追肥以氮肥配合磷酸二氢钾为主,可以促进苗迅速复壮,减少雨水浸泡导致烂苗和死苗。
做好基肥是大豆科学合理施肥的第一步,对于大豆生产而言,还需要做好种肥。大豆的生产基本上都是采用播种的方式进行,因此如何确保种子更快的发芽、种子有更高的发芽率是播种时要考虑的问题。
除选择优良的种子外,播种时适当添加肥料也对大豆的种子发芽有着非常重要的催化作用。一般情况下,可以先使用过磷酸钙或磷酸二氨进行坑施,然后覆盖一层浅土,再在浅土层上播种。
这样既能防止肥料在被微生物吸收转化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和有毒物质危害到种子和幼苗,又能为种子提供发芽所需要的养份,需要提醒的是如果播种后土壤湿润度不够,需要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有足够水分。
大豆进入花期后,土壤中的养分已经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此时要注意观察大豆的长势来适时补充肥料。如果此时叶片颜色变淡,则需要尽快追肥,此时追肥以速效肥为主,如尿素,以根部施肥为佳,注意施肥一般应该在晴天傍晚进行。
进入结荚期后,要注意观察结荚的情况,防止出现微量元素缺乏导致的营养不良。此阶段追肥以叶面肥为主,钟点补充微量元素肥料,有条件的也可以结合喷灌进行。
总之,大豆的施肥要求是和大豆的生长阶段密切相关的,唯一与其他作物不同的是,大豆由于本身的特性对于氮肥需求的节点比较特殊,特别是进入花期之后。
而对于磷肥和钾肥的需求也有其自身特点,这些都是随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而不断细化的,需要种植户加强学习并在实际生产中加以灵活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