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网 - 大豆行业门户网站 !

商业资讯: 新闻资讯

你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商业资讯 > 新闻资讯 > 国产大豆逆袭时刻是否已来临?一定要避免“疯狂”扩种大豆!
W.biz | 商业搜索

国产大豆逆袭时刻是否已来临?一定要避免“疯狂”扩种大豆!

信息来源:dadou.biz   时间: 2022-05-03  浏览次数: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正式发布,这是21世纪以来第19个指导“三农”工作的中央一号文件。扩种大豆是今年一号文件的重要内容。为进一步确保大豆扩种任务落到实处,日前,农业农村部在全国范围内发起大豆高产竞赛,推动打造一批高产百亩方千亩片、推介一批新品种、集成一批高产新技术新模式、挖掘一批种植能手和高产典型,力争将专家产量转化为农户产量、典型产量转化为大田产量,辐射带动全国大面积均衡增产,为大面积推种大豆奠定基础。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采取了各项措施,有序推进大豆扩种工作。为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扩种大豆当做重要任务来抓?为何国内要扩大大豆种植面积?又该如何提高大豆种植面积呢?

  多依赖进口就有多大风险

  我国是大豆原产国,在很长时期内也是大豆净出口国,一直到二十世纪中叶,我国仍是全球最大的大豆生产国和最大的出口国。现今情况已发生巨大变化,我国成为全球最大大豆进口国和消费国。

  海关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以来,我国每年进口大豆8000万吨-1亿吨,约占世界大豆贸易量的60%。2021年我国累计进口粮食16453.9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8%,其中大豆进口9651.8万吨,占进口总量的58.6%。与此同时,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却呈现“双减”趋势。2021年大豆播种面积为1.26亿亩,其中播种面积比上年减少2200万亩,同比下降了14.8%,产量减少了64亿斤,下降16.4%。

  

  大豆进口数量过大,自给率过低,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进口大豆一方面保障了国内市场的需求,但大量进口也意味着极大风险:定价权与断供风险。一方面,我国大豆高度依赖进口,导致国内豆油价格和国际大豆价格高度相关;另一方面,进口受阻,受影响的不单单是大豆产业,肉蛋奶及畜禽产品的供应均受影响。在全球粮食安全受到普遍关注的背景下,提升大豆产能,降低对外依存度,很有必要,大豆产业振兴到了关键时刻。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把扩种大豆作为重要内容,指出,要大力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表示,中国将经过5-10年的努力,争取大豆和油料自给率得到较大提高。“目前,国产大豆可以满足食用消费需求,进口大豆主要用于食用植物油和畜牧业饲料蛋白方面的需求。下一步还将下大力气调整结构问题,扩大大豆和油料的生产。”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排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我国农产品产出总量乐观,但结构上仍有矛盾。一方面要保证油料种植面积不缩减,育种等新种植技术也亟待发力,另一方面要采取措施提升农民种植大豆的收益。从2015年到2020年,5年间大豆种植净利润都是负数,2020年,大豆种植的净利润,每亩为负60.33元。相比而言,玉米的净利润,2015年至2019年同样都是负数,但到2020年,转负为正,每亩为107.84元。

  在当下背景,稳定、巩固粮食安全,是实现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扩大大豆和油料生产对保证粮食安全,将中国人的饭碗牢牢握在自己手中有重要意义。

  从根本抓大豆扩种工作

  为何要将扩种大豆当做重要任务来抓?我国每年进口9000多万吨大豆,主要用于畜牧业饲料。在全球粮食安全受到普遍关注的背景下,如何将粮食牢牢把握在自己手里,保证粮食安全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问题,扩种大豆和油料生产,已成为重大政治任务,有利于降低进口依存度,提升我国自给率,有利于保证油料供应,降低被制约的影响程度,是长久发展之际。

  国际进口大豆价格要低于国内,为何国内要加大大豆种植?中国是大豆原产国,也是发明豆制品的国家,目前,我国大豆平均亩产却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0%,比美国等主产国低100公斤左右。主要是由于小麦和玉米产量较高,收益较高,而大豆在好的栽培条件下产量仍然较低,因此国内大豆种植面积越来越少。从国内国外情况分析来看,我国大豆单产提升潜力较大,是今后提高我国大豆产能的重要途径。

  

  如何提高大豆种植面积针对当前种植模式下,合理规划种植,提高种植收益才是最有效的方式。中国工程院院士、南京农业大学教授盖钧镒曾指出,减少中国大豆与国外的差距,首先要抓紧育种工作,东北大豆资源其实是世界85%以上大豆产量的主要来源,同样的遗传资源,经过美国育种专家的不断改良,在我国大豆平均单产为120公斤左右时,他们的产量都达到了200公斤以上,美国的育种技术和理论结合得比较紧,未来我国要在大豆育种上实现快速发展。的确如此,如果育种技术没有突破,何谈增加种植收益。无论是育种技术、还是品种选育栽培方面,我们都有很大的努力空间。

  冷静思考 避免“疯狂扩种”

  据了解,黑龙江省特制定《2022年黑龙江省扩种大豆工作方案》,今年把新增1000万亩大豆作为重要任务来抓,力争全省种植面积达到6850万亩、总产量达到170亿斤,比去年增加26亿斤以上,此外,黑龙江农业部门还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大豆生产技术水平。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拜泉县农业服务中心主任程延指出,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不仅让玉米基本不减产,还能让大豆增收具有高产出、可持续、机械化、低风险等优势。近年来,我国大豆小面积攻关亩产突破330公斤,涌现出了一批高产典型。

  今年,内蒙古自治区农牧厅成立工作专班和技术指导组,采取厅领导分片包联督导全程跟进的方式,对10个盟市进行包片推动和技术指导。层层压实责任,深入一线开展督导工作。同时召开种植技术视频培训会,并录制培训视频,组织制定了统一的培训课件,紧盯大豆油料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经营主体技术需求,让生产者切实掌握技术要点,确保技术推广到位。

  

  受到大豆补贴和市场政策因素的影响,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有所增加,在政策和市场的双轮驱动下,让农民看到了种植大豆的效益,尤其是种植高品质大豆,还会让大豆产业链条越走越广。

  在当前形势下,全国各地掀起了种植大豆的热潮,但一定要避免盲目扩种,首先,鼓励各项福利政策向优势产区集中,合理地规划种植结构,注重大豆的品质;其次一定要用好补贴资金,激励农民积极种植大豆,把资金用到实处推进大豆油料的扩种工作;同时,“国家队”种植基地应积极发挥带头作用,带头扩种大豆等油料作物;强调任务落地,一定要将种植面积落实到村到地块;大豆种子供应、农资储备、农机保障及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环节同样不容忽视,多方位下手,确保完成大豆面积扩种工作。

    ——本信息真实性未经中国大豆网证实,仅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