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天水日报
本报讯 日前,站在秦安县兴丰镇阳刘湾山头望去,随处可见正在田间工作的机器和村民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正在为即将开始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进行旋耕、覆膜等前期准备工作。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是在传统间作套种基础上创新发展而来的一季双收两种作物的种植模式。为做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兴丰镇通过走访统计,建立耕地、撂荒地台账,规划种植区域,按种植要求翻耕、整理土地。通过印制散发宣传资料、悬挂标语、入户引导等方式,广泛宣传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意义、技术要领等,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营造良好氛围,为种植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在示范基地建设中突出党建引领,形成‘党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管理种植模式,将村民长期闲置的土地通过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代管代种的方式利用起来,充分发挥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一田多收、稳粮增收、一种多效、用养结合’优势,既提高了农户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认识和种植积极性,培育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同时实现了经营主体和农户双增收。”兴丰镇镇长王建国说。阳刘湾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占地面积3260亩,涉及阳坡、槐树、燕湾、朱李、兴丰5个行政村,基地新建主产业路12公里、田间道路10公里,并配套排水渠,铺设水管10余公里,修建简易一级提灌站1处、高位蓄水池3处,完成荒山荒沟绿化300余亩3.5万余株,栽植樱花7000余株,为打造集农业生产、旅游观光、生活体验于一体的兴阳山流域农业综合体奠定了坚实基础。(王彤 董国庆)